使学生感到亲切,
f产生对数学的情感。2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学生可体验的数学事实。如:”圆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折圆,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帮学生建立抽象概念。3把学习内容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出,用字母除可表示数之外,还可表示什么?怎样表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四、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教学活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教学活动方式,应当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的情境,有助于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改变教学活动方式,倡导采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有意识地这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上课开始,师拿出一捆36本的课外读物,学生看到课外书,立刻兴趣大增,精力集中。这时,师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把它分给三个组,第一组分给这捆书的13,第二组分给这捆书的26,第三组分给这捆书的39。我这样分,你们认为合理吗?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我手中还有剩书吗?”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探究,各自想办法,一会儿动手画图,一会儿测量,一会儿又皱眉思索。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探究完毕,他们会很高兴,原来每组分得的一样多,老师很公正呀。同时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会一样多呢?此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他们会再接再厉,继续新一轮的探索。从而同学们自己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共同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吧。参考文献1邓超走出新课程实施的困惑J教学与管理2004272佟雨臣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辽宁教育2005043孙启民新课程实施在反思中前行J基础教育参考2004064李传永新课程实施加压而非减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85蔺云康世刚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具备调适能力J教育探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