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阅读课堂指导“三部曲”人教版新课标2002年秋,我校进入课改实验。我们高年级数学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数学思考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理念,分析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上,提出了“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课题研究。笔者作为此课题的实践者,在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及阅读能力的差异,分“三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模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学生模仿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转换能力,同时适当的进行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具体训练如下:1.课前:给学生提供导读材料,让学生按阅读提纲的要求进行阅读,做好预习工作。2.课中:通过教师精心领读示范,剖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例题求解过程中的阅读策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记号、画重点、提问题、写批语,养成读书时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尝试用语言叙述数学问题和解题过程。3.课后:对课上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在课前设置了这样的导读材料供学生预习:请你剪一个圆形纸片,然后边折圆形纸片边读书思考下面的问题:1圆形是平面上的一种什么图形2请把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重复几次,观察圆形纸片上的折痕,你有什么发现这点叫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来。3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4在一个圆里面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第二步:提高阶段
fxiaoxuexuekeeducom
让学生脱离导读材料,自我整理阅读要点、难点与重点,并能初步掌握重点,分化难点;同时能用主动式阅读方法阅读课本及例题,熟练地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及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训练如下:1.课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分析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2.课中: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与交流,并要求学生熟练地用数学语言描述所学内容,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解题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能及时对交流作出评价。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不能流于形式匆匆而过。在此阶段,课堂教学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