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为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社,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之一,工尺谱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让中国人感到自豪。B工尺谱同简谱一样,也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常见的十个谱字由数字和源于数字的符号构成。C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由“贮香主人”于1821年辑录,是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唯一的文献。D《中国工尺谱集成》一书的出版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影响。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构成和来源的异同。C文章指出了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甚广,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例证。D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的重要意义。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采用工尺谱记录,这说明民间器乐的记录形式是工尺谱。B20世纪,五线谱与简谱在我国成为音乐传播是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其名称也不被大部分人所记忆,某些传统文化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C21世纪,曾经被现代学堂明令禁用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反而被视为古老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品牌。D如果没有工尺谱,那么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就无法传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3分)扎满鲜花的吊桥姑姑的第二故乡,在“白山王气,黑水霸图”的坡镇。那是中东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车站。旅客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的确有一种东北大野的苍茫之感。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