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齐德之《外科精要》、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提出的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三大外科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③“心得派”,以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疾病
f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2、中医外科的范围:
发于人体体表,肉眼可见、有形有征,或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还包括内痈、急腹
症、疝、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
3、疾病的命名原则: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
别加以命名。
4、外科疾病治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较短
较长
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
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5、辨肿一、肿的性质(1)热肿:肿、红、热、痛,皮薄光泽,肿势急剧。为阳证疮疡,如疖疔初
期、丹毒等。(2)寒肿:肿、色苍白或紫暗且无光泽、肤冷喜暖、痛,如冻疮、脱疽等。(3)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边界不清)或游走无定、色不红、微热、微痛,如痄腮、大头瘟等。(4)气肿:肿物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或随喜怒消长)、不红、不热。如气瘿、乳癖等。(5)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如股肿、湿疮等。(6)痰肿:肿如棉或硬
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