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绩效管理者的错,他们以苍白的手段实施管理,忽视对组织和员工成长的分析,忽视沟通和激励!
真正的激励管理背后是沟通管理、能力管理和预防管理。
沟通管理意味着管理者要不懈追求对员工和组织的无缝管理,通过沟通让员工有动力去达成目标;能力管理意味着分析组织和员工能力,尤其是明确短木板和需要的支持;预防管理意味着不是眼睁睁地看着目标无法达成,事后的惩罚不是目的,因为已经给组织造成了不可补救的损失,找替罪羊也没有用处了。
f三、绩效修正主义只是强调KPI关键绩效指标,而不是流程和细节管理
我看到很多的企业热衷于KPI的设计、分解、收集、评价,这让他们关注绩效管理工具(如平衡积分卡)的使用,而忘记了绩效管理的分层特征。
对于不同层面的组织和员工而言,绩效管理的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且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将例外转化成为例行的过程,很多例行问题,更多应该通过首次的绩效管理,之后通过流程和制度固化下来,绩效管理就可以更多关注提高和例外的问题。
其实很多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对KPI只是一种有机支撑,或者根本就没有关系。他们的很多工作更多体现在职责、流程中,这些才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是绩效管理的默认要求。
真正的绩效管理非常强调流程管理和细节管理,通过流程,固化好的成果,固化要求,通过细节管理,发现导致KPI不能完成的短板问题。
并且流程管理和细节管理实际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和成果反馈,一方面没有流程和细节管理,绩效管理的目标来源会缺失;一方面通过
f绩效管理,更多的事情可以落地到流程和细节,绩效才能更多关注关键成功领域。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