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读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
2
f【人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实词的运用】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通假字】
知:同“智”,智慧
为:同“谓”,说。
【一词多义】
此不为:这不是。。。。。。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认为。
【古今异义】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矛与盾
《韩非子》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故”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
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