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文章阐述了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认为其在中国将大有可为。分析了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与困难。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可以先从公交车及出租车等公共行业推广;同时,推动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
标签:电动汽车;技术瓶颈;市场前景
工信部日前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购买纯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享受至多60000元的补贴;购买某些混合动力车可能享受多达35000元的补贴。这表明国家开始逐步重视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
顾名思义,所谓电动汽车,就是指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这种车辆和传统的汽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先进的环保性,在其行驶过程完全不会产生对大气有害的气体。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大有可为。
一、电动汽车适合作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一方面,电动汽车方面国内外发展差距较小。中国的汽车行业存在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等客观事实,因此在传统的汽车竞争中可以说优势非常小。不仅在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更在品牌、口碑、文化积淀等“软实力”方面被国外汽车厂商远远甩在后面。但是在电动汽车行业,中国与国外起步时间相差较小,可以说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相对来说竞争会相对公平。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电动汽车行业在美国遭遇销售瓶颈。2012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14687辆,仅为全年汽车销售量的01。与特斯拉并称为美国电动车“三剑客”的另外两家公司,除了已经倒闭的CODA,菲斯克则陷入破产危机。由于行业不景气,今年2月,奥巴马政府放弃了2009年启动的在2015年实现电动汽车全美保有量超百万辆的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发展正逐渐进入快车道。2012年4月,中国正式通过《新能源汽车规划》,确立了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的目标。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共售出11375辆,销量比上年增长1039。由此可见,电动汽车应当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这个突破口,不仅可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的档次,也将会整体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极大的鼓舞国产汽车行业的信心。
二、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急需解决技术瓶颈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其背后需要巨大的技术团队予以支持。而技术正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弱点。
f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七年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