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杜绥荣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3年第09期
教育部自2001年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具体施行中存在种种困难,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加重视并努力探究解决方式,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一、新课改存在的困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要有语文知识的应用。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的规定,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一部分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认为新课改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应对改革,仍然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机械地模仿新的教学形式,缺乏自身对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挖掘和探究,更缺少一种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教学深度和广度都难以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因而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其次,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深刻地影响着语文教学。高考对高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又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分数比重,因而高考的考试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以实现。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高考语文试题的改革,如增加主观题型,加大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分值比重。但是这些改革如九牛一毛,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再次,学生对语文的重视不够。我们深知,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重在积累和锻炼,需要在课堂内外循序渐进地训练和积累。然而,现实中的情况是高中生学业负担过重,几门课程相比较,学生大都认为语文是自己最熟悉的课程,可以暂时搁置一边,等其他课程学好了再补也来得及。等到有时间学习语文的时候,又发现要提高语文成绩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