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腔内照射的剂量学系统:包括巴黎系统,斯德哥尔摩系统,曼彻斯特系统。ICRU38号报告补充定义:直肠剂量参考点(R)为阴道容器轴线与阴道后壁交点后05cm处;膀胱剂量参考点(BL)为仰位投影片造影剂积聚的最低点。巴黎系统的布源规则:要求植入的放射源无论是铱丝还是等距封装在塑管中的串源均呈
3
2
3
f4
56
78
直线型,彼此相互平行,各线源等分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各源相互等间距,排布呈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源的线性活度均匀且等值,线源与过中心点的平面垂直。剂量基准点的定义:正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或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改点时源(针管)之间剂量最低的位置。活性长度AL靶区长度L。布进源剂量学系统(巴黎系统的扩展)的布源规则:各驻留位照射时间不再相等,而是中间偏低,外周加长;活性长度不仅没有必要超出靶区长度,甚至较靶区长度更短;参考剂量与基准剂量的关系仍然维持RD085BD的关系。ICRU58号报告:针对组织间插值治疗中吸收剂量的体积参数的表述作出了明确的建议。管内照射参考点的设置:管腔治疗的剂量参考点大多相对治疗管设置,且距离固定,例如食管癌、气管肿瘤参考点设在距源轴10mm处,直肠、阴道癌治疗参考点定在粘膜下,即施源器表面外5mm。较粗的柱状施源器有利于消弱靶区的梯度变化。近距离放疗临床剂量学步骤:靶区定位及重建方法,剂量参考点的设置,剂量分布优化。模照射包括模具或敷贴器治疗,即将放射源置于按病种需要制成的模具(一般用牙模塑胶)或敷贴器内进行治疗,多用于表浅病变或容易接近的腔内(如硬腭)。
第三章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1临床剂量学原则:I肿瘤剂量要求准确;II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5,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III设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的受量范围;IV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他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靶区和照射区的区别:靶区是肿瘤分布的实际情况,治疗计划必须使绝大部分靶区位于90等剂量曲线之内,照射区为50等剂量曲线包括的区域。肿瘤区(GTV):肿瘤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变。临床靶区(CTV):包括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内靶区(i
ter
altagetvolumeITV):由于本身、照射中器官的移动扩大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