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的是整节课的学习节奏与目标。
三、高效课堂评价机制。依照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上的表现,给予小组加
分或个人红星奖励,在导入过程中的适当奖励,同样可以起到刺激学生求知展
示欲望的作用。学生所得奖励会在一个教学阶段完成时,进行总结晋级,“星
级小组”“星级个人”都会得到校级荣誉。
不难发现,高效课堂改革后,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整节课大部分
时间将还给学生阐述己见、质疑答辩,教师的纠错引导不足15分钟。而一节语
f文课早已在课前5分钟悄悄展开,教师的准备甚至在导学案编制时就已开始。导入的过程已成为了教师为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关键环节,甚至可以引起学生对已知知识的联想或复习,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作用已有所弱化,因为在课前展示的讨论、书写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已经充分集中。
因此在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导入,已变为依托导学案的编制,以学生展示为主,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本环节可以适当给予学生课堂奖励评价。
在高效课堂流程中的语文课堂导入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通过导学案的完成,课前的讨论展示,让课堂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由学生的充分预习和分析研讨得来,而不是教师千方百计的自圆其说。
(二)高效课堂模式下语文导入方法的解读。曾有一线老师说过,当前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高效课堂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0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因此,在高效课堂流程的要求下,语文课堂导入一样要遵循一个原则: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但这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