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用土壤难溶性矿质养分的能力,通过绿肥的吸收和利用功能,可将土壤中不易为其他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集中起来,等绿肥翻耕腐解后,大部分养分又会重新以有效形态留在耕作层。绿肥翻入土壤后需进一步腐熟分解才能被下茬作物利用,绿肥腐熟分解后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另一部分则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叫腐殖质的有机物。很显然,这后一个过程是化肥所不具备的。这些腐殖质能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复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
5
f结构,变得疏松,有利于通气;腐殖质本身又是含有养分的化合物,在条件适宜时可再慢慢地矿质化,不断地向作物提供营养,尤其是豆科绿肥除从空气中固定氮素的作用外,还有扎根较深的特点,可将深层土壤的养分转移到土壤上层供作物利用,其根系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与团聚作用。另外,绿肥的根系为土壤微生物和蚯蚓提供很好的食物来源,而蚯蚓上下钻孔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排水透气和作物扎根,蚯蚓钻人土壤深层又可带出养分,其分泌物和粪便也是重要的作物营养源构成腐殖质的主要成分。因此,施用绿肥对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保水、透水性能、土壤熟化和土壤的改良均有重要的作用。②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供应。绿肥本身是一种光合产物,是有机物。栽种绿肥作物是在其鲜嫩时就通过耕地将其切碎翻入土中令其腐烂,这不仅将其从土壤中“掠”来的矿质营养全部归还,对于豆科绿肥,还会把它从空气中固定的氮素也奉献给土壤,相对于其他作物而言,绿肥作物的翻压无疑于给土壤施了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都有深远的影响。科学家们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有机质低于1%者不能评为高肥地。豆科绿肥作物总氮量的1/3左右是从土壤吸收的,2/3是由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而来。据此计算,豆科或十字花科植物,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2%15%,含氮量在03%06%之间。若按亩产鲜植物体500kg计算,则含有机质225kg,氮素459kg,固氮量36kg,相当于1530kg硫酸铵。据爱尔兰的Robi
so
报道,在同一苹果园对几种土壤管理方法进行9年试验,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表明:生草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52%,清耕法最低40%。固氮作用较好的有蚕豆、绿豆、黄豆、苕子;有机质产量较高的有田菁、柽麻、黑麦草。③覆盖地表和防止水土流失。绿肥作物的茎叶茂盛,能较好地覆盖地面,还具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