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也开始加快休假制度的改革,逐渐跟上了发达国家的步伐。目前,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制度。二、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状况欧美发达国家的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演进主要是基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深入推进,而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却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变革和演进与欧美国家相比明显缺乏内在动力,多数时候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等手段,以外部力量来参与和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发展。(一)我国带薪年休假休假制度的发展11949年2005年,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50年代初,我国曾试行12天年休假制度,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而难以继续。60年代,初显雏形的休息休假制度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而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恢复带薪休假制度的通知,休息休假制度才得以逐步恢复。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并且不另外增加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职工年休假的天数要根据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然而这个“具体办法”却迟迟未得面世。22007年至今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休假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更加具体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出台。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假期因工龄的差异分为5天、10天和15天。(二)我国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存在的问题1带薪年休假制度覆盖面窄,主要限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或岗位。带薪年休假制度在不同类型的单位中实施情况迥然不同,从整体上看,政府机关和外企的实施情况最好,其次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实施情况最不容乐观的是民营企业。中国人力资源网就带薪年休假的实施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数据中显示带薪年休假制度在不同的用人单位的实施状况差异很大:75以上的的外企和政府机关实施了带薪年休假并提供了员工带薪休假的福利,实施情况较好;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分别占到了整体比例的656和567;而仅35的民营企业提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