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来表示。1.6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1.7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实验组。〖思考6〗请设计本实验的对照实验组:方案1:其他同学用A同学的土样进行实验。方案2:A同学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2.实验设计2.1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等。2.2根据图示2-7填写以下实验流程:2.3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距地表3~8cm的近中性土壤中,约70%~80%为细菌。2.4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其目的是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细菌稀释度为104、105、106,放线菌稀释度为103、104、105,真菌稀释度为102、103、104。2.5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细菌一般在30~37℃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25~28℃培养5~7d,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2.6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点评:菌种中有些菌体增殖快,有些菌体增值慢,所以培养时间要充足,使得每个菌体都能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菌落。2.7菌落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思考8〗土壤微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等。2.9实验过程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10g。将称好的土样倒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塞好棉塞。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进行。4)实验时要对培养皿作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类型、培养时间、稀释度、培养物等。5)为了提高效率,在操作时更加有条不紊,应当事先规划时间。〖思考9〗在研究未知微生物时务必规范操作,以防被致病微生物感染,实验后一定要洗手。3.结果分析与评价3.1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3.2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3.3在以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