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量指标时,问题就来了。对小李来说,如果他花几天时间撰写文书,却没让人刮目相看,那意味着他没有公司传的那么优秀。这时,拖延出场,打断了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即:自我价值感能力≠(拖延)表现
因为缺少完整的努力,即使结果不够好,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如果我全力去做,我会做的更好”,甚至“拖延这么久我都还是做到了,如果不拖延,我将做到完美”!对于很多人来说,责备自己懒惰、邋遢和不够勇敢,远比努力之后结果不尽人意带来的无能感更容易接受。通过拖延,表现仅仅反映我们部分能力,我们仍然可以相信我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因为拖延,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我们的能力极限在哪里。
很多拖延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甄别出两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一种是适应型,这种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与之相符,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一种是适应不良型,这种人同样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自己不抱希望,自我要求与表现期待存在矛盾,他们更容易自责、消沉。
有研究显示,那些成就较高的人往往是适应型完美主义者,他们知道自己也会犯错误,也有难捱的时候,虽然偶尔也会受挫和失望,但是知道自己能坚持继续朝目标迈进。
f而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常常对自己的预期过高,不够现实:常年不运动,想通过几周的锻炼改变自己的体型;第一次写作就想鸿篇巨制;才开始构思想法,就想实现伟大的创业。高标准可以激发人们的动力,但如果你预期的表现与高标准之间落差过大,对自己又过于苛刻时,高标准反而成了进步的绊脚石。
失败恐惧2
喜欢拖延的完美主义者有一些钟爱的信念,它们看起来非常像“真理”,但是它们不但没帮助你进步,反而为你的拖延鸣锣开道。
1、平庸招致轻蔑。对有些人来说,平庸是无法接受的。拥有理想的事业和人际关系,令人羡慕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够,还要风趣幽默,烧得一手好菜。他们以轻蔑的眼光看待平凡与常规,但人们生活中错误和差池在所难免,更别提平凡和普通的时刻。拖延会让他们相信:如果不是时间仓促,我仍然是鹤立鸡群的。
2、优秀不用努力。“我完全看透这个问题,分分钟就能拿出完美的解决方案”,“我好烦,不想做了,出去透口气休息一下”,你周围有这种人吗?对这些完美主义者来说,不管面对的问题多复杂,他们都认为立刻就能着手解决,一旦做不到,他们就会放弃努力。主意层出不穷,决策快刀斩麻,执行的过程却是琐碎无聊的。通过拖延回避努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