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发的质量。有学者曾指出:“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开发能力和享有完全自主的课程政策。”当然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化了,但却道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艰巨性,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但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大都来自农村,通过艰苦的学习和劳动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非常熟悉农村的条件,也愿意克服困难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中最大的优势所在。3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虽然中学生物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是教师的教学的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完善。因而,在教学
f中我们重视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主要采用了教师课后书写教后札记的方式,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对我们的资源利用情况做长期的分析,促进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和利用方法的更新。二、着眼学生资源的开发“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对学生的定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恰恰是自己知识生长的基础。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很早就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甚至参与田间劳作,开始春耕秋收;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他们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的嬉戏,下河洗澡、抓鱼,上树捉蝉、逮鸟,在田野里追赶野兔、野鸡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新知识的获取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生物学的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师要改变过于重视学科知识而忽视经验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的过程。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创设良好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从而达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