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这样做会使更多的经典被断章取义,造成对全社会的误导,而孩子们应该拥有了解原著的权利。【角度三】阐述与“尊重”“包容”等相关的话题。任何一个时代及社会都不存在于真空里。今天我们的经典读物修正了“糟粕性的内容”,明天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在生活里遇见比“黄金屋”及“颜如玉”更为残酷的现实。让孩子们直面这样的句子,一本完整的经典加上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这种既突出精华又不回避缺陷的教育方式,更能体现我们教育的灵活性、包容性和思辨性,更能达到我们教育提倡的自主学习之目标。10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播出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起程访问美国,与此同时,准备已久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正式播出。这则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的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位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概念诠释中国人形象,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会播出该片。至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共计将播放8400次。【运用指南】在胡锦涛主席访美之际,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大屏幕上,一群中国人正在中国红的底色中,向着熙来攘往的路人微笑在大洋彼岸推出这样一部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引得美国人好奇地驻足观看。此素材适用于“中国崛起”“大国风范”“国家形象”“开放”“沟通”“交流”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角度一】阐述与“国家形象”“自信”等相关的话题。中国国家形象片的出现,不但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重塑国家形象的重视,也标志着难能可贵的平民视角。推出中国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消除海外对他们的陌生;推出中国更多的平凡面孔,让普通人的微笑去打动海外人士,这是一种质朴的回归,也是自信的表达。【角度二】阐述与“改革开放”“崛起”等相关的话题。中国从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开始,正在苏醒并腾飞的中国人,便开始全面融入世界,伴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出,不仅是中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