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在教材中属于人教07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
一。由于“能量”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已经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中,学生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本节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由于“能量”的概念比较抽象,而生活中形成模糊混乱的前概念对本节内容的影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成为难点,尤其是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过程难以整理清楚。
3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认知特点鲜明,他们喜欢发现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批判式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基础,学生基本了解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
2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分析和创建活跃课堂思维的基本理念,确定了以情境问题驱动的自主、合作式建构能量流动模型的教学策略。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充分发挥其主
15
f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过程
引入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事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能让你存活更长时间:
先吃鸡,再吃xx。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学生回答,不论哪种答案,都要陈述理由,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完成课程学习,最后再陈述答案及依据,学习的魅力便在这一猜测一匡正的过程中。2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人为什么吃鸡?鸡为什么吃xx?人吃鸡得到鸡的物质,同时获得能量,理解能量流动离不开有机物这个载体。能量是抽象的,但是能量以物质为载体,此问题的设计是必须且必要的,得出分析能量流动的基本模式,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联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就由环境流入绿色植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