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12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
可检测性上。
13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病患健
康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严重程度(S)
描述
关键(4)高(3)中(2)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生产厂区活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未能符合一些GMP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低(1)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14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
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
5
f可能性(P)
描述
极高(4)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高(3)
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中(2)
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低(1)
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15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可检测性(D)
描述
极低(4)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
低(3)
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可检测到错误通过
中(2)
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
高(1)
自动控制装置到位,监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工艺)
16RPN(定量分级值)计算,将各不同因素相乘: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
可获得风险系数(RPNSPD)
高风险水平:RPN16或严重程度4
由严重程度为4导致的高风险水平,必须将其降低至RPN最大8。
中等风险水平:16≥RPN≥8
低风险水平:RPN8
七、支持性文件
序号12345
文件名称厂房管理、维护保养规程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清场管理规程设备管理规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2010版)
八、风险评估实施
1、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完成厂房、设施设备变更的风险识别、风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