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历史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其本质是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消沉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D.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表明A.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正统地位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4据《文献通考》记载,北宋赋税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下表中不能获取的有效信息是()年份99710211068赋税总收入(万贯)农业税(万贯)355957237070232127622162茶、盐、酒、商等税(万贯)123829364911
A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B宋代经商的环境相对宽松C宋代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农业的重要地位发生根本转变5.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A.儒家思想B.佛教教义C.墨子学说D.法家思想6.“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7.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主要针对()A.道教思想B.佛教思想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8.明朝中后期,“安平乐道”已经不再成为士人的人格理念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弃儒就贾,成为当时商业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这表明()
1
f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B.宋明理学的影响减弱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9.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