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8鱼化石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栩、鳞、鳍”,理解“栩栩如生”、“凝视”的意思。⒉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生命的真正价值;并积累关键诗句。⒊借助文本和媒体演示,了解化石形成过程。教学重点:了解鱼化石形成过程,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
课件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了解化石,揭示课题。
⒈媒体出示一组化石的图片(恐龙化石、鱼化石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板书:化石
⒉简介化石的形成。
出示:在地球生活过的古生物,一部分在死后被沙掩埋,尸体在沉积的沙
中保存下来,经过千百万年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化石。
⒊点击鱼化石图片,补全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想想诗歌写了哪些内容?
⒉学生交流,师提炼,板书:运动掩埋化石教训
三、研读重点,朗读体会。
㈠学习35小节。
⒈媒体出示一组鱼化石图片,说说鱼化石的样子。
理解:栩栩如生
⒉出示填空:
虽然它们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但是它们的嘴却不能翕动,它们的
眼睛
,它们的鳞和鳍
它们的尾
巴
……
⒊随机指导生字“鳞”和“鳍”。⒋成为化石的鱼儿虽然栩栩如生,但它是沉默的,静止的。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条鱼儿,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⒌生交流,师随机板书:寂寞、无奈⒍指名朗读4、5节,读出语气;师生合作朗读。背诵4、5节。㈡学习1、2小节。⒈探究原因:它们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的呢?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一起回到几亿年前:
第1页
f板书设计本课小结
媒体播放鱼儿在大海中遨游、嬉戏的情景。说说画面上的鱼儿是怎样的?⒉观后交流,师板书:活泼、快乐⒊指导朗读第一节,读出欢快的气氛。⒋媒体播放火山爆发的情景,生感受惊心动魄的场面。⒌展开想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鱼儿们会怎样?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⒍积累表示惊慌的词语。师板书:惊恐万状⒎指导朗读第2节。
㈢再读15节,了解鱼化石形成过程。
⒈默读15节,思考:鱼化石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⒉生交流,师板书:火山爆发掩埋灰尘亿年石化形成化石
⒊想象说话:鱼化石形成过程
⒋教师引读,生读第1节和第4、5节,通过对比朗读感受生命的美好。
㈣学习6、7节。
⒈引导观看鱼化石画面,理解“凝视”。
⒉作者凝视着这片寂寞、无奈的鱼化石,得到什么启示呢?读课文6、7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