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反对奢靡
f墨子提出节葬,非乐主张,认为奢靡无度,必然导致“国家必乱,人民必寡,刑政必乱。”《节葬下》(六)非攻思想1,攻的解释不利反义者为攻,有利合义者为诛。所以,墨子非攻思想不是反对一切战争。2,墨子认为兼并战争有害而无利,因此被称为“攻”而非之。第一,攻战侵犯了他人的私有权第二,攻战耗费民财第三,对百姓有害无利。打仗使“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非攻中》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总结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起点中国政治思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夏商,历史久远,史料灭失,难以系统考证。所以,对中国政治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从周代开始。夏曾佑:“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中国政治思想史》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分期政治思想内容1,创造时期:自孔子降生至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221)约三百年时间,即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先秦思想,对春秋以前可谓为融旧铸新,对秦汉以后可谓为开宗立范。创造之名,由此而立。2,因袭时期:自秦汉至宋元(公元前221公元1367),约一千六百年。秦汉以后思想家因袭前人政治用语和概念,但内容有所革新。所以,秦汉以后政治思想虽没有变古之名,但每有变古之实。而中国内部学术上的争斗,其交战的团体为中土固有之学派,其争斗之利器为先秦旧创之学说。3,转变时期:自明初至清末(公元13681898),约五百年中国政治思想转变的直接原因是外部刺激。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入侵之先河。五胡乱华,但其文化较低,所以文化上自动“用夏变夷”。蒙古入主中原,人民备受异族欺凌荼毒,原有政治学说救世的能力受到某种程度的质疑,民族主义思想有所萌生。明清通海之后,欧洲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高度文明,传播于中土。“天下”观念突变。思想上的巨变,激起了中国人政治思想上的变革。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昭示了转变之方向。4,再创造时期:维新变法至今。西学东渐,除旧更新。以旧说立新意。对古代思想资源,权衡在心,取舍在我,融合中西,进行自主的探索。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民主共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等思想形成。三,中国政治思想史分期政治思想的背景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相推移。政治思想的演变亦可按政治制度演变的大势来划分。1,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时期:部落社会。徐协贞通过对甲骨文的考察认为殷商前半段时期为混乱部落社会,后半段为王朝部落社会。2,封建天下时期:春秋(东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