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反对“有为”政治。当人背离了无知无欲的天性原则,愈是有为,愈是争夺;愈是贪欲,也就离道愈远。老子主张“王法自然”。老子一方面认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另一方面认为王也应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七十九章》。当人类以自然模式来塑造政治生活时,自应遵循以道为核心的自然法典。而这部法典的政治展现就是无为政治。3,无为政治第一,为无为。为达到此目的,首先,统治者要减少政事活动。要“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具体而言,就是薄赋税、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其次,要绝圣弃智,使民无为。为此,老子主张经济上要去欲、政治上反对尚贤,精神上要绝圣弃智。所以,老子主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思考:老子无为政治哲学思想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比较探索无政府主义反对任何政府之存在。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他绝非要毁弃君臣之制,而是反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政治。“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或消极被动,它的本意是指遵循道和自然。“为无为”则是主动地、积极地遵循道和自然做事。王的职责不是“无为”,而是“为无为”。4,老子的政治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接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既攻击当时的君主专制统治,也否定春秋以前的封建天下制度。这是对现实的反动。三,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庄子,名周,宋人,约生活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之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曾做过蒙国的漆园吏,是著名的隐士。他视名利为粪土。他亦认为权力是对人性的桎梏。庄子的政治思想表现1,顺从自然。因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kou》,不要对天有任何的违拗行动。“物不胜天久矣”《庄子大宗师》。所以,庄子主张:“天人之行本乎天”《庄子秋水》的注疏:“天然之性,韫之内心;人事所顺,涉乎外迹;皆非为也。任之自然。”人的行为要以天然之性为根本。2,顺民情性庄子认为治民的要旨就在于顺性率情。
f《庄子则阳》明确阐明了治民的顺性率情之术:“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