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f(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f(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胸片、心电图。
f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4缓泻药。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
f疗药物。(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转入相应路径。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
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其他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出现严重并发
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f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