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研究地球的构造。(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5)学生交流讨论。(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3建立“地球档案”。(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
f(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
(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三、拓展延伸举办“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
6昼夜交替(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Xkb1com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活动的课件)2.地球仪,大头针,电筒。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
f2.问:学生看到什么?有什么问题?3.收集归纳学生形成的问题。二、推测假设1.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2.学生根据已月的知识作出假设。3.师收集学生的假设。三、模拟实验1.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明白其作用。2.学生做模拟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四、进一步推测1.在同学们猜测中你认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