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大力倡导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才算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现结合本人的实践与学习,简要地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教育的民主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无法来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在教育中,我们要摈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进而创建一种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教师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获得淋漓尽致的最大可能的发挥。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一切,包括学生的观点、思想与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尊重学生的人权问题。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道重新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
f3、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
体性。我们在评价学生课堂中主地位有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这种参与应该是在学生主动状态下地参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重组的过程,是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对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在练习中理解知识,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切不要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主体性最能充分体现的地方。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合作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①敢于向老师质疑;②敢于向其他同学质疑;③敢于向教科书质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唯师,不唯书”的真实表现。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露自己的观点,敢于说“NO”。马克思的至理名言: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