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状况,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结论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总体态势,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了项目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状况,报告基础科学、可靠,市
3
f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场前景广阔。通过对云台山旅游景区游客市场规模预测、项目产品的效益分析以及对环境评价的实证分析,
项目投资效果好、风险较小、经济效益高,注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
4
f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自然历史背景
云台山得名可考证资料为唐代,诗圣杜甫有诗云:“天路牵骐骥,云台引栋梁”,另据乾隆二十七年重修云鹤宫歌舞楼台碑纪“邑(白水)西北四十里而遥,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为一方形胜云台山……”,可想而知云台山之名源远流长,山上山下有十二盘、九眼泉、马刨泉、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自然景观多处,有“二十八景绕云台”之说。直至1962年以前,曾“庙宇辉煌,松杉古郁。每当曙光东启,云霞互映,秀峰金碧,漂渺方涛中,如俊鹤摩天,状觉临海倒挂日,南琼室犹未足,仿佛奇鹿也”。云台山之巅中峰称神峰,海拔1580米。西峰称“四县圪塔”,古人常曰“鸡叫一声听四县”。山内年降水量660毫米,年平均气温16℃,山顶常常云环雾绕,阴雨前有白云压在山顶,是当地群众的预报台,百姓有“北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谚语。山坡松苍柏翠,草异花奇,四季如画如诗。春季连壳、玛茹、山桃、山杏,百花初绽,红、黄、白、绿交相辉映,若少女展示新装;夏季,刺槐、狼牙刺、紫藤诸花盛开,蜜香扑鼻,游人如入仙境;秋季霜叶红遍山野,层林尽染,若天降巨幅绫罗彩缎;冬季,松林更显翠绿,风起如碧波汹涌,雪落若素裹银装,处处翡翠。山下有千年迎客松长臂伸展,两千年古槐千姿百态,云台河水微波荡漾,沿河有史前人类遗址,磨石沟三水库鱼翔蟹泳,游人或上山登高望远,观景聊天,或下水摸鱼捉蟹,休闲垂钓,皆可深深体会到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的无穷奥妙,倍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开发云台山旅游是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
二、社会经济背景
云台乡因云台山而得名,建置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年间曾为庆云乡修仁里,解放以后,1951年曾在段塬村设乡政府,1956年迁至北圪塔村为管区,1958年改为北圪塔人民公社,1962年公社迁至云鹤宫(云台庙)旧址,改称云台人民公社,198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