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就业率下降。而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参与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是中国社会转型与高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一个显现。长期失业可能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既浪费今天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增加了长期社会成本。因此,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工作幸福感,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未来的显性标识,同时它还将长期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文化思潮取舍、社会行为内化与凝固,甚至它还潜移默化地生成与改变国家的民族性。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因素、个人因素、教育结构、供求关系、相关政策。
假期中我就这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概况
2009年,我国有610万大学毕业生,而今年,这数字更将达到630万。此数字为历年之最。大学连年扩招,导致近年来大学生人数激增,由此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虽然国家推出许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可是许多大学生扔就找不到工作。人保部门表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力争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然而,毕业生就业率真的有那么高么?统计数据真的准确么?今年春节后,我们沿海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民工荒,大学生却就业难,此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到2020年,我国大学学历人数
1
f预计要达到2亿人,而现在,我国大学学历大约有9400多万人。未达到1亿人就已经出现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各类招聘会里人头攒动,很多同学待业在家,为何如此?归根结底,本人人认为最主要原因是心态问题,当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苛刻。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不仅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
大学生忽视《劳动法》大学生忽视《劳动法》就是缺乏常识
“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把《劳动法》作为基础性的知识。”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指出,《劳动法》应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所要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大学生对于《劳动法》的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