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科技进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②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知道我国的“双百方针”,认识“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概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状况。(20课)
(1)“双百”方针: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3)改革开放后①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②文化艺术发展表现:A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B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C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3、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1课)
(1)人民教育的奠基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②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③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④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动乱中的教育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②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教育的复兴①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③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文案大全
f实用文档
④20世纪90年代,国家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