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
摘要: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重要载体。实践教育具有教学、教育、信息沟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企业等功能。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与高校短期目标不一致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进一步扩大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措施才能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关键词:实习基地;实践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1实践教育与实习基地实践教育是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实践教育不仅致力于提高掌握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技能,而且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思想认识等因素的综合素质。世界各国也积极建立实践教育体制,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等,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践基地,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与综合素质1。实习基地是高校学生汲取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实践教育的有力保障,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载体,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2。2实习基地的功能21实习基地对学生培养的功能(1)教学功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达到巩固理论基础,掌握基本方法,训练基本技能,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1。(2)教育功能。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教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创新意识,激发兴趣以及对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等3。通过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不仅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22实习基地对学校发展的功能(1)信息沟通功能。
f通过实习基地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合作企业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队伍构建等多方面的制定工作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学校及时修改教学内容,修改教学计划,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功能。选送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轮训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合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