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佳毕业典礼方案3举办我的毕业典礼4为我的母校奉献一份力,义卖、建议、植树、赠书等5策划一台毕业汇报演出等五、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保障1、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少先队共同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科技节、读书节、英语周、艺术节等各活动策划的负责人,落实相关的责任任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2、课时设置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班队课和校本课程)。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学校特色社团活动打通使用,亦可组织或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以保证每个学生每学年能深度参与二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3、师资力量充分利用我校各专职教师的特长,利用学校本来搭建的展示舞台,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在原有的各社团活动,展示活动,竞赛活动中,得以体现、提高。(二)课程实施措施1、准备阶段(1)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2)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3)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4)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5)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2、实施阶段(1)制定学校实施计划。(2)分班或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3)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4)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3、成果展示阶段(1)积累资料,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2)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六、课程评价1、评价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
f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2、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成果汇报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技能比赛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