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点高程+目标点读数
这个公式就是施工过程中用的公式。图为各部分示意图。其中水准点的两个数据是已知的,目标点高程是已知的,只要目标点读数能达到计算出来的值,则目标点的实际高程就会符合它的理论值。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个与此相反的过程。举个例子:一、两个读数都是实际读取的,这时目标点高程会随着水准点高程的变化而变化,既水准点高程变大,目标点高程就会变大,反之亦然;二、在水准点高程无法改变而读数可改变的情况下,目标点读数实际读取,水准点读数会与目标点高程产生相同的变化。如果觉得乱,记住下面的话:目标点读数实际读,目标点高程随着仪器高变化而变化。想让目标点高程怎样变化,只要想办法让仪器高做相同变化既可。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发生,只要牢记上面的公式并跟据当时情况灵活应变都能迎刃而解。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测量时所用的尺可能是半截的,既尺底的数,标的不是0,而是其他数据。这时公式会变化:水准点高程+水准点读数+尺底数仪器高+尺底数目标点高程+目标点读数+尺底数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下,只要前后视都用同一把尺,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有时候,只知道水准点和目标点的高差,既水准点也只是一个参考点,这时只要变化一下公式就可以了。水准点高程-目标点高程目标点读数-水准点读数
第三节目标高程点的计算所谓目标高程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设计高程或跟据设计高程计算出的数据。请看下面两个公式:目标点高程设计高程-结构层厚-横坡×目标点距路中的距离目标点读数仪器高-设计高程+结构层厚+横坡×目标点距路中的距离注意横坡的方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路中高两边低,也有相反的,比如超高路段或个别设计比如东丽湖情景大道就是中间低两边高,为的是把雨水收集到中间的绿化带中。
f第四节水准点的测设水准点的测设是一切水准工作的前提,水准点测设的不好,会影响整条路的修筑质量。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工程开工以前,设计单位会把水准点、导线点、路中点等重要的点交给施工单位,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