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的价值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他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近些年来,中国涌现出了大批新创企业,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而像华为、海尔、联想等老一批企业,则开始走上国际舞台参与竞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几乎每年都会有某些看似宏伟的企业大厦瞬间轰然崩塌。为何“农民帝国”式的轮回仍在重演?为何相似的错误会一犯再犯?为何企业经营环节常常会犯最简单、最常识的错误?中国改革开放30来年最需要吸取的教训,就是长期缺乏科学管理理念、方法、工具的普及教育和广泛应用,缺乏能反映科学精神、方法的全民职业素质系统性训练。我们可以不断看到,有些企业发展得很快,规模迅速扩大,在某个阶段里表现似乎非常耀眼。但最后出问题的概率也非常高。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可以让虚空的企业大厦迅速坍塌,这说明至少“地基”没打牢,所以才会有地动山摇的毁灭性后果。科学管理就好比是建立企业大厦的“地基”,跟英语里的“ABC”、汉字的“点、横、竖”一样,是最基础的。不管企业在短时间内做到多大规模,都不能忘记支撑大厦最核心的构架是“地基”,它牢不牢靠决定着大厦的安危,“地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最管用的要件。如果没有打好“地基”,不练好基本功,失败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事实上,以“泰勒制”为发端的科学管理是在西方100年前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从小农经济、小生产转变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并且在过去100年中不断丰富。我们目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与“泰勒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诸多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