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诚信缺失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它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会计行业信誉,会计诚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近几年来会计造假案频发,从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厦,到美国的安然、世通及法国的维迪旺,足以说明会计行业也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可见会计诚信缺失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构建会计诚信,已是整个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一、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1、利益驱使。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两者往往是互相联系的。在政治上,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的不完善造成单位盲目从大,疯狂造假。当前,政府还未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较严重。这种体制的存在,势必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在谋求经济利益方面,企业都是通过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来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通过虚假信息披露,操纵证券市场股价,以达到从市场上骗取额外收益的目的。利用虚假会
f计信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信贷机构手中套用资金等。2、失信成本低。会计造假之所以如此猖撅,屡禁不止,其主要
原因就是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些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而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造假带来的利润远远大于造假的处罚。
3、会计自身的局限性。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4、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