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不健全,监管不力。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当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内部监管流于形式外部监管存在点多、面广、任务量大等问题,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5、法制观念和社会职业道德观念淡薄。部分企业领导不懂法或知法犯法,指使甚至强制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会计人员则怀着侥
f幸心理,认为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与己无关。而由此所引发的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造假报表等弄虚作假的行为,挪用公款、贪污等个人行为,就是具体的表现。
二、解决会计诚信缺失对策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健全董事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确立其在公司治理结构当中的核心地位。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规范公司则务行为,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正确引导经营者的行为,这样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2、加大处罚力度。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诚信缺失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人员。目前有些企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这些处罚与造假者获取的暴利相比高悬在头顶的法律之剑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预期收益。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3、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第一,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第二,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
f做超前的分析,使会计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第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方的利益都能在有关准则及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增加各方对准则及制度的认同。尽量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第四,合理确定“重要性”的范围,不能同上市公司自愿选择。第五,尽快制定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纲要和实施细则,为会计的诚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强化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