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外价值观研究概述摘要:价值观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同时出现的,自产生人类历史之后,人们就一直在思考价值的有关问题。价值观属于观念性的,它反映着个体或者社会的整体态度,支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价值观在个体以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价值观受到多个学科的重视,尤其是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中,价值观被看做是这几门学科中重要的研究范畴,并且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体系。然而,价值观在心理学的视角下却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概念、理论和体系。关键词:国外;价值观;研究【中图分类号】g640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斯普兰格认为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的领域,即经济、理论、审美、宗教、权利和社会。人会对社会生活中的六个领域中的其中之一产生兴趣、形成价值观。依据人们对六种领域的重视程度的不同,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划分为与之相应的类型。与之相联系的,斯普兰格把世间存在的各种价值倾向归纳为六种类型:理论价值、宗教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政治价值。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说可以被看做是为心理学研究价值观奠定的较早的理论学说。1931年,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价值类型说的基础上编制了价值观量表,此后在弗农和林兹的帮助下修订,最终形成了奥尔波特弗农林德西量表(allportver
o
li
dzey
fscale)。该量表共有45个项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3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2个选项;第二部分15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个选项。120个选项中涉及到的6种价值类型每种有20个。要求在每个选项后打分,然后将这些分数相加并校正,最后得到6个总分。由此便可以绘制剖析图反映被试6种价值观的相对强度。
40年代,克莱德克拉克洪等人开始研究不同社会文化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社会必须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而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是由内而外表现出的价值观取向。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五个问题,克拉克洪等提出了相应的价值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关系取向、个体取向和人性取向。自此,价值观的研究不再囿于”价值观”,而是拓宽了它的相关概念价值取向。同时,克拉克洪将价值观定义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客观有效的价值与人的生存存在相关时,这种价值才具有意义。价值观的产生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关于自我、关于文化和关于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