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
1、斑块2、基质3、景观格局4、景观功能5、景观稳定性6、景观多样性参考答案:1、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
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2、基质:基质也称为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
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3、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
程相互作用的结果。4、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
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通过大量的“流”,一种景观元素可以对另外一种景观元素施加控制作用。5、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6、景观多样性:通常是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程度。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道10分,共50分)
1、斑块类型及特点2、基质的主要特征3、试述景观的异质性及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4、景观的一般功能5、景观变化及研究意义参考答案:1、斑块类型及特点
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残存斑块: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环境资源斑块: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引进斑块:分为: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聚居地: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
2、基质的主要特征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特征:1面积大,一般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
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相对面积是指本底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2连通性高,连通性是指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是确认基质的第二个标准。决定本底中物种迁移受其它景观要素的影响程度。间接影响本底对景观的控制程度。
f3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3、试述景观的异质性及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景观异质性可以通过统计手段进行数量化测度,其方法有:信息熵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