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的好处和技巧在实践中理解路径的作用任务三任务三:剪裁特殊形状图片打开外部图像文件的方法,演示路径转化为选区的过程,分析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路径于选区在外观、用途上的区别。观察路径转化为选区前后图像变化,思考两者区别,自己总结路径和选区的概念。通过活动,理解路径与选区的区别,掌握移动图片和添加文本的方法交流小结展示学生作品,回忆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交流对Photoshop的体会,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图层、路径、选区三大基础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f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并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方法。教学反思:在设计这节课的最初,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让“路径”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讲路径就是讲如何用钢笔工具绘制曲线,涉及锚点、方向线、端点、直线点、曲线点等众多概念,尤其是绘制曲线的操作,对学生精确控制鼠标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本杂志中,文字沿着图片边缘排版的方式给了我启发。在Photoshop中,文字的排版方式有一种就是“路径排版”,效果非常直观,而且可以避开绘制曲线,使用自定义形状来生成路径,学生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路径文字排版是PhotoshopCS新增的功能,绝大多数学校使用的都是Photoshop70,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将内容修改为使用画笔对路径进行描边。但是这也存在问题,“描边路径”简单来说就是画一个有边缘的图形,在显示路径边缘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描边前后的变化,学生一定会认为使用路径没有什么必要。经过以上思考,最后确定设置画笔的特殊效果来解决描边路径的显示问题,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路径的概念。出于对本课知识结构性的思考,设置了三个任务(背景、镂空图案、特殊形状图片),从其知识的“点”引申到图层、路径和选区的“线”,再将它们发展到认识Photoshop的“面”。整节课初具雏形后,我就感觉到这节课存在硬伤:任务设计过重、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不够。一节课的时间,任务只能完成到任务二,第三个任务就没有时间做。虽然可以将其中一个任务去掉,考虑到这是节Photoshop研究课,为了体现出一个完整的Photoshop三大基础的特征,抱着为大家提供Photoshop教学新思路的态度,我还是尽量保留了这些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将这些知识点作为一课时的复习课或者分成两课时新授课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