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对次氯酸钠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2MONaClONaClM2O3
M2O3NaClO=NaCl2MOO2
式中M为重金属,特别是Fe2,Ni2,Co2,M
2和Cu2等重金属离子存在,将加速上述分解反应,而Ca2,Mg2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2提高NaClO溶液稳定性的方法
21降低NaClO溶液的浓度
通过对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可看出,次氯酸钠溶液浓度越低,分解反应进行的趋势越小,且分解速度越慢,其性能越稳定。因而采用将次氯酸钠溶液稀释的方法,配成较低浓度的溶液进行储存,可以有效地减缓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增强其稳定性。而作为医院、饮食业、旅馆、家庭等消毒、杀菌、去污用的次氯酸钠溶液,一般不需很高的
f浓度,所以对次氯酸钠溶液进行稀释,既能增强其稳定性,又不会给使用带来经济损失。但是,次氯酸钠作为化工产品出厂,GB191062003要求其有效氯质量分数不低于5,因此不能无限制降低其浓度。
22低温、避光储存
温度和紫外光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升高温度或光照特别是紫外光,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速度将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一方面升高温度、光照,使得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活化能降低,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含量,使得有效碰撞机会增大,反应速度常数增大,从而使分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可能与次氯酸钠的分解机理有关。从上述讨论可知,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是原子氧的放出,而光照或加热有利于原子氧的生成。盛梅等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25℃时分解缓慢,温度高于30℃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光照20h,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会降解90。另外,次氯酸钠分解生成的O2,Cl2都是气体物质,长时间密闭保存会给包装容器带来危险。因此,次氯酸钠的包装容器都要留出放气孔,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而,次氯酸钠溶液应尽量在低温、避光环境下储存,可有效地降低分解速度。
23控制NaClO溶液的酸度
次氯酸钠溶液的pH对其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一般pH在12以上,次氯酸钠溶液相对较稳定,体系中有效氯的变化较小;当pH超过126时,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下降较少,稳定性较好。如将有效氯质量浓度为7994mgL的次氯酸钠溶液分别调节pH为40,70,100和130,并置于密闭容器内在常温下贮存186d,结果显示pH4时有效氯下降率为6843,而pH13时下降率仅为963。所以,提高溶液的pH或碱度可明显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一般地,在生产中将次氯酸钠溶液中的余留碱量控制在05左右,也可采取加入适量的碳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