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9601999年美国城镇工资与生产率和失业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美国的失业率在1994年年底跌倒6以下,当时有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的通货膨胀势必要升高,因为经济学界大多数认为美国的自然失业率大约为6。此后,美国的失业率一路下降,在2000年4月下降至39,创下了1960年以来在地记录,可是美国的通货膨胀
f率不仅未升高,反而一再下跌,并在1998年年初创下了196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对影响美国1960年以来失业率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美国的经济状况,通过对其研究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1模型的设定和解释变量的说明11模型的设定影响失业率的因素很多,本文将根据已有的经济理论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选取生产率(ProductivityP)失业率、(U
employme
tRateUR)两个影响因素来建立一个关于美国城镇工资(WageW)、的多元回归模型,即WfP,UR。得到模型之后,观察复判定系数R2、F值、p值和DW值,初步对模型的可用性进行判断,然后查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检测模型多重共线性的严重性,用怀特(White)异方差检验方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的问题,再在观察DW值的前提下,用LM检验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问题。最后,根据以上检验得到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消除或减弱在初次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最终的模型。
12解释变量的说明(1)生产率(ProductivityP)
1
f效率工资理论所需要探究的是工资率水平跟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这是主流宏观理论为了解释工资刚性而提出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是一种有关失业的劳动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员工的生产力与其所获得的报酬(主要是指薪资报酬但亦能轻易地推广到非金钱报酬)呈正向关系,是为了解释非自愿性失业(i
volu
taryu
employme
t)现象所发展出来的相关模型的通称。(2)失业率(U
employme
tRateUR)1958年,菲利浦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导致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仅未升高,反而一再下跌,并在1998年年初创下了196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所以此处时的失业率便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