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总结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6.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8.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9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10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1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依据是门第出身。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1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科举制。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