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形成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坚定方向,增强其政治认同感。
43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
当代大学生对于党和政府的关注度非常高,党是否执政为民,政府是否依法行政,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开放发展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政治信仰,沉沦在利益的泥潭中,腐败现象猖獗,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形成各种利益集团等。理想的政治应该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以此,我们党和政府亟需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提高自身公信力,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人民心中的总代表,与人民魂魄相同,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时,畅通政治参与渠道、创新政治参与机制,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44积极开展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践活动
政治认同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在活动中内化。现如今大学生不谈政治,社会、高校必须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如举行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校园文化月等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消除大学生的政治冷漠感,使大学生焕发参与政治实践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同时,要创新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在自由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引导学生有理、有序、有度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培养大学生对各类信息敏锐的政治辨别和分析能力,学会辩证地分析各种问题,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塑造网络文明,学会做一个理性、自律的网络公民。
政治稳定的基础是政治认同。只要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的疑虑,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制度优势,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从而自觉的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3罗森保姆政治文化M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84:6
4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
5教育部2015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EBOLhttp:wwwmoegovc
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5t20150529_188666html,20150531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