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经济信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强赢利能力,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会计制度体系是从前苏联学习的实施其间也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有些小的修改。1979年1992年试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
f的会计体系尝试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资金来源多渠道利益分配多元化使会计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极不适应1993年7月1日以来会计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使我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的重大成果常常被称之为“新会计制度”。其实“会计”一词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已很久远它是适应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会计制度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会计始见于西周《周礼》中对职掌国家会计的“司会”的职责中记有“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1以后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发达民间开始使用旧式簿记进行记录和核算还谈不上会计制度。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是很落后除了大型银行外采用新式会计的企业极少工商界通用还是以前的旧式簿记。总之,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状态。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努力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在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实施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过渡。在具体改革内容上,包括会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