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贫困生心理适应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许素萍秦泗岩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05期
引言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道,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实证调查和分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张兰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定性研究表明:贫困生经济困难,心理状况较其他同学差。贫困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忧虑、嫉妒、怨恨、苦恼、不诚实、性心理变态等。笔者在咨询实践中也深刻感受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步入高校的适应阶段往往面临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困难。寻找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贫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是广大心理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标,而团体心理辅导是人们近年来尝试使用的方式之一。本研究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以期寻找到在贫困生心理适应方面的有效途径。
对象和方法
1被试
黑龙江大学2005级新生中共有贫困学生724人,从中随机抽取120人,其中男生64人,女生56人。把120名贫困生按男女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
2方法
量表评定
(1)焦虑自评量表(SAS)。20个条目,均按1,2,3,4分的4级评分,累积各条目分为总粗分,再将总粗分乘以125取整数换算成标准分。以标准分≥50分为界值,评估有无焦虑症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换算方式同上。以标准分≥53分为界值,评估有无抑郁症状。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评定,分别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
施测方法
SAS及SDS、SCL90首次评定于团体心理辅导开始前一天进行测试,每30人一组,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被测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心理辅导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测试。
观察指标
两组学生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比较。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均用m±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检验。
实施程序
将实验组60人分为2个团体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每个团体30人。团体心理辅导每周活动2次,每次150分钟,共8次。团体辅导方式为理论知识介绍与互动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