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
一、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整体思路2、归纳总结鲁迅杂文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2、以16段为例学习鲁迅杂文“论时事不留情面,砭痼弊常取类型”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设计课前预习内容:1、你喜欢阅读鲁迅的文章吗2、关于《拿来主义》,你希望老师讲些什么3、对这篇文章,你还有什
113
f么不理解的地方二导入课文利用课前的交流时间,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些问题。其一、你
们喜欢阅读鲁迅的文章吗结果正如我所想象,大多数的同学表示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其二、你们希望老师课堂上讲些什么有宏观的要求:多讲讲文章的写作思路,多谈谈文章的写作特色也有微观的要求:把拿来主义的含义讲明白,解释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欢迎外国送来的香粉、电影其三、你们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这个就更多了,“不知后事如何”是什么意思梅兰芳不是让人敬仰的京剧艺术大师吗,他还蓄须明志呢,鲁迅先生为何还批评他为什么要从“送去主义”说起呢“抛来”不就是“抛给”吗,两者有何区别为什么突然讲到一所大宅子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我弱弱地问一下,为什么鲁迅写的文章总是含义非常丰富,比如我曾经读过的一个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树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两个问题:其一、这篇文章怎样理解
213
f其二,我们从《拿来主义》里拿什么老师看到这些,一方面觉得你们是一群善于思考的热爱阅读
的学生,一方面又担心这有限的课堂怎可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因而,老师将根据你们的要求与质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随笔、杂文,这一类文章可以归为论述类文章。而学习论述类文章的要求,请大家阅读单元提示:从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整体把握过渡段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16段阐述的主要是“为什么要拿来”,而下文阐述的主要是“怎样拿来”。我们还可以用“送”“拿”两个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主要内容。四学习第一第二段请学生朗读一遍,概括主要内容。明确:这两段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313
f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