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当宫缩小于10mi
3次,或强度超过基线不足25mmHg,或两者都有,同时伴有产程延长或停滞者应当考虑缩宫素加强宫缩。人工破膜后联合缩宫素引产,可更有效地缩短产程。缩宫素个体敏感性差异极大,静脉滴注缩宫素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增量。我国多推荐低剂量缩宫素方案,即2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500mL中,从小剂量25mUmi
开始,每次调整剂量25mUmi
,调整间隔为30mi
。根据宫缩及胎心情况调整滴速,直到出现有效宫缩。静滴缩宫素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既要产生有效宫缩,又要避免子宫收
f缩过强影响胎盘循环导致胎儿窘迫。定期听胎心率,或电子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护;监测血压。若出现过频或过强宫缩或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子宫收缩极性,可给予强镇静剂。常用的有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使产妇充分休息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禁止应用缩宫素。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若不协调性宫缩已被控制,但宫缩仍弱时,可按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处理。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