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一中学王勤军
f“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的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本案例中,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知道光合作用反应的原料、产物、条件及场所。(3)掌握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2、能力目标1利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家的思维世界,体会科学探究的快乐和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设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的推导与书写。三、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设计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五、教学设计思路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归纳结论,写反应式六、教学过程
f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环节
生活多媒体展示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画面。学生初步议论,个别回答:降低起点,激
现象然后提问: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发兴趣,拉近
是如何进行物质积累的?
科学知识与生
引入接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光合作用是如
活经验的距
课题何积累物质的呢?从而引入课题。
离。
讲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
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亚里士多评价,并发现亚里士多德培养学生观察
德的结论只是一个经验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的观点缺少科学依据;而思维能力,获
应的科学实验。然后引入几个科学实验。
柳树实验则体现了科学的取信息的能力
1648年比利时医生Va
Helmo
t的柳树实验。研究方法。进而产生新的
将一株23重的柳树苗种在908的干土中,问题:柳树真的只需要水
设计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和少量无机盐就能长大
实验80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100g。Va
Helmo
吗?有的学生会想起植物
的结论是:“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水。”
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CO2,
请学生评价:你同意这一结论吗?
释放O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