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实验二羧甲基纤维素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了解纤维素的化学改性、纤维素衍生物的种类及其应用二、实验原理天然纤维素由于分子间和分子内存在很强的氢键作用,难以溶解和熔融,加工成型性能差,限制了使用。天然纤维素经过化学改性后,引入的基团可以破坏这些氢键作用,使得纤维素衍生物能够进行纺丝、成膜和成型等加工工艺,因此在高分子工业发展初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纤维素的衍生物按取代基的种类可分为醚化纤维素(纤维素的羟基与卤化烃或环氧化物等醚化试剂反应而形成醚键)和酯化纤维素(纤维素的羟基与羧酸或无机酸反应成酯键)。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醚化纤维素,它是经氯乙酸和纤维素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而制备的。由于氢键作用,纤维素分子有很强的结晶能力,难以与小分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反应往往得到取代不均一的产品,通常纤维素需在低温下用NaOH溶液进行处理,破坏纤维素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使之转变成反应活性较高的碱纤维素,即纤维素与碱、水形成的络合物。低温处理有利于纤维素与碱结合,并可抑制纤维素的水解,碱纤维素的组成将影响到醚化反应和醚化产物的性能。纤维素的吸碱过程并非是单纯的物理吸附过程,葡萄糖单元的羟基能与碱形成醇盐。除碱液浓度和温度外,某些添加剂也会影响到碱纤维素的形成,如低级脂肪醇的加入会增加纤维素的吸碱量。
醚化剂与碱纤维素的反应是多相反应,醚化反应取决于醚化剂在碱水溶液的溶解和扩散渗透速度,同时还存在纤维素降解和醚化剂水解等副反应。碘代烷作为醚化剂,虽然反应活性高,但是扩散慢、溶解性能差;高级氯化烷也存在同样问题。硫酸二甲酯溶解性好,但是反应效率低,只能制备低取代的甲基纤维素。
f碱液浓度和碱纤维素的组成对醚化反应很大影响,原则上碱纤维素的碱量不应超过活化纤维素羟基的必要量,尽可能降低纤维素的含水量也是必要的。醚化反应结束后,用适量的酸中和未反应的碱以终止反应,经分离、精制和干燥后得到所需产品。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聚电解质,能够溶于冷水和热水中,广泛应用于涂料、食品、造纸和日化等领域。三、实验仪器及设备恒温水浴、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三口烧瓶、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通氮装置、真空抽滤装置、研钵四、实验药品95异丙醇、甲醇、氯乙酸、氢氧化钠、微晶纤维素或纤维素粉、盐酸、01molL标准NaOH溶液,01molL标准HCl溶液,酚酞指示剂(10gL),AgNO3溶液,pH试纸五、实验步骤纤维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