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f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日期:20101009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1063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马长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作者简介】马长路(1978),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f【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分析;发展对策;HACCP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个地区,病人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禁止从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进口鸡、猪、牛肉和蛋、奶等制品2。。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仅以2005年为例,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光明“回奶”事件;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
f斯;薯条致癌等等,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一、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3。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污染,一直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污染目前大部分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真菌毒素污染。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强随时都有可能污染食品如常见的霉变花生、大豆、谷物
f等易检出黄曲霉毒素B1。2001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的“毒大米”事件,就是真菌毒素的典型案例。病毒性污染,如甲型肝炎病毒(HAV)、诺沃克病毒(SRSV)、疯牛病病毒(BSE)和口蹄疫病毒(FMD)等。(二)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污染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