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上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应当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地参与,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将音乐知识的教学融入于音乐活动之中初一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单纯好动,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表现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利用这一特点,我把理论知识融入于音乐实践活动中。如:教学《汉族民歌》这一课,在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及其作用时,我请几位学生上台搬钢琴,一个领唱,其余几个搬的学生合唱,并即兴创编歌词训练,刚开始学生还不知如何编歌词,我示范一句,学生马上就跟着来,歌词脱口而出,学生们的兴致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即兴创编歌词,这样,学生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上来,较好地掌握了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并牢记在心。二、在歌曲教学中以尝试自主学习代教初一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学习简单歌曲的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说多唱多表现,自己要少而精地讲在点子上,并不失时机地启发引导,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中,这样,
f才能增强对音乐形象的感受、理解和表现。例如:我在教七年级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时,我用鼓励的
话语导入:“这首歌学起来很容易,老师相信每个组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都能学会它,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带着自信和新奇,有序地学起来,一起识谱,谁不会看谱,组内的小老师会主动地帮助他,唱不准旋律,会吹口风琴的同学帮忙纠正。等到每位同学都学会了,我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维吾尔族的音乐节奏有什么特点?能说出这个民族的基本舞蹈动作特点吗?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讨论完,鼓励学生大胆介绍各自“眼中的新疆”,小组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我们一起听唱新疆歌曲,一起从vcd中观看新疆风貌,配合音乐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师生们沉浸在新疆文化的氛围里,仿佛借助音乐的翅膀飞到了新疆,与新疆人民共同歌舞。
三、在欣赏教学中以想代讲不论是谁,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喜欢“听”音乐。“听”不等于“欣赏”。要欣赏音乐,就必须理解音乐,即发现音乐中的美。教师要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独创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