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市组发〔2008〕5号
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构建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市)委组织部:《构建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工作方案》已经部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方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2008年6月16日
1
f构建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工作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党员主要流向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市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非公企业、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二)流动数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流出党员为15252名,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140名。全市2005年底流动党员数为9256名,2006年为12207名,2007年底达15252名,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
2
f(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从身份看,全市15252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13535名,占887,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从年龄看,全市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的14946人,占98。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9657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33。(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流动党员不“亮证”。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